生活知识
生活常识
科技数码
教育知识
汽车知识
游戏知识
办公方法
装修知识
旅游知识
搜索

教育知识分类 学习方法 高考报考 考试技巧 考研必备 教育常识 更多知识 中文舞曲 英文舞曲 车载音乐 车载视频

鲁滨孙,鲁滨孙还是鲁滨逊漂流记

日期:2022-09-28 16:21:09人气:22

导读:鲁滨孙,鲁滨孙还是鲁滨逊漂流记,解答1,鲁滨逊的性格特点第一,鲁滨逊充满了冒险精神。鲁宾逊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从鲁宾逊四次惊险的航海经历和他永不安于安稳平静生活的性格,充分显示出了他的......


解答

1,鲁滨逊的性格特点第一,鲁滨逊充满了冒险精神。鲁宾逊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从鲁宾逊四次惊险的航海经历和他永不安于安稳平静生活的性格,充分显示出了他的冒险精神。鲁宾逊的一生都在冒险中度过,他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鲁滨逊的性格特点第二,鲁宾逊拥有惊人的毅力和丰富的创造精神。鲁宾逊一生乐观,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他克服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绝境里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条生路,凭借自己惊人的创造力不但为自己建造了房屋还制作出了面包。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度过了在岛上28年之久。鲁宾逊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勇敢,机智的性格。鲁滨逊的性格特点第三,鲁宾逊身上的资本主义精神。鲁滨逊坚毅、顽强的品质得到了美化,他成了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他的惊人的创造力和忍耐力,是新型中产阶级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及至发挥。总之,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决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事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在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个忠实的奴仆。就这样,鲁滨孙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因此小说一出版,就受岛人们的热烈欢迎。现在,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加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种的英雄。

2,是一样的,鲁滨逊(小说中的人物)一般指鲁滨孙·克鲁索。鲁滨逊·克鲁索,又译作鲁滨孙·克鲁索,是欧洲的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8年)中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今天本书成为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探险小说。最初该小说是为成年人而写,虽然脱离了作者的初衷,但却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鲁宾逊·克鲁索乘船离家出走后,先是被海盗袭击,又在巴西开了一个种植园。后来,他在委内瑞拉的奥利诺科河口遭遇船难,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游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靠从附近的一些沉船上的残骸中捡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了一个舒适的家。后来食人者袭击了这个小岛,在他们准备吃掉一个年轻野人的时候,克鲁索救下了他并给他起名叫星期五,这个野人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后来他们被救,克鲁索把星期五带回了英格兰。

扩展资料

1719年4月25日《鲁滨逊漂流记》出版,非常受读者的欢迎,受到鼓舞的笛福很快就创作了续集《鲁滨逊·克鲁索的更远历险》,并于同年的8月20日出版。小说共十六章,篇幅和前作相当,同样采用了鲁滨逊·克鲁索自述的方式。在《鲁滨逊漂流记》的末尾,曾提到过鲁滨逊培养自己的侄子当上了船长,他在侄子的怂恿下于1694年再次出海,并说:我自己在那十年间的冒险经历和惊人遭遇,我以后也许会另行记叙的。《鲁滨逊·克鲁索的更远历险》主要内容就是记述1694-1705年这十年间鲁滨逊四处历险的情况。参考资料

3,鲁滨孙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现状,不要出海。但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诱惑着他,他雄心勃勃,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出海远航。第一次出海他几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28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继续冒险。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故事中关于鲁滨孙在荒岛上经历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作者把鲁滨孙描绘成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他凭着自己顽强不息的劳动与大自然作斗争,表现出惊人的毅力。鲁滨孙一到荒岛,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后,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他从搁浅的破船上取走了几乎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他靠着自己的双手,靠着智慧,利用船上留下的简单工具,克服无数困难,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他又挖凿山洞,修筑栅栏,驯养山羊,种植谷物,制造独木舟,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等,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最后他竟然有了自己的种植园、牧场、两处住所、许多家具,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包括狗、猫、羊、鹦鹉在内的热闹家庭。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费很大的劳力和很长的时间,但他失败了再干,从不气馁。他用近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独木舟,但要把它放进海里却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条小河,他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一年时间另造一只。这种征服自然的无限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使鲁滨孙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作者借此歌颂了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强调了个人的聪明和毅力。 鲁滨孙是个劳动者同时又是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他几次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到非洲贩卖奴隶。他用火枪和《圣经》慑服土人,使星期五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忠实奴仆。火枪和《圣经》就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人民所惯用的双重武器。鲁滨孙顽强不息地与自然作斗争,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占有财富和土地。在岛上还没有其他人出现的时候,鲁滨孙就踌躇满志地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如果有可能,他要传给他的子孙。当岛上有了星期五的父亲和那个西班牙人后,他为自己像个国王、我的百姓完全服从我而满心高兴。即使回到英国后,他又去视察他的领地,把岛上的土地分租给新去的居民。鲁滨孙身上的两重性,充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2 baike.pingguodj.com 酷帝达百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