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
生活常识
科技数码
教育知识
汽车知识
游戏知识
办公方法
装修知识
旅游知识
搜索

教育知识分类 学习方法 高考报考 考试技巧 考研必备 教育常识 更多知识 中文舞曲 英文舞曲 车载音乐 车载视频

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什么

日期:2022-09-28 16:21:09人气:17

导读: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什么,解答1,学术界对孝文帝改革内容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有人说这样的改革恰恰使拓跋部失去了自己的长处——勇武质朴,加速了北魏的衰亡。在教材中对移风易俗......


解答

1,学术界对孝文帝改革内容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有人说这样的改革恰恰使拓跋部失去了自己的长处——勇武质朴,加速了北魏的衰亡。在教材中对移风易俗的阐述,除了对讲汉话的30岁以下的人受降职处分以外,其他几条均只有内容,并无严格的处罚方式,也就是说这仅是一个提倡而并非非如此不可。孝文帝为鲜卑族保留自我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所以鲜卑族融入汉族,论功也并非孝文帝一人,论过也并非其一人,毕竟民族的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孝文帝改革不过是历史的催化剂罢了。孝文帝处死太子以表示其改革的决心,可见其改革的阻力有多么大以至于会有如此多的人为此作出垂死的挣扎!在阻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孝文帝就必须提出其过分的要求,才能达到其合理的目标!比方说,在孩子强烈要求父母买一个50元的玩具,而父母又强烈不同意的情况下,聪明的孩子就必须提出100元甚至200元的要求,也许这样才能迫使父母同意50元的要求。同样,孝文帝改革目的并不是要把鲜卑人就变成汉族人,而仅仅只是消除矛盾,而在阻力巨大的情况下,他就必须要像那个小孩儿一样提出过分的要求才能达到其合理的目标。

2,一、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杜绝官吏贪赃枉法。二、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三、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四、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扩展资料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参考资料来源:

3,前期(471---490)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后期(490---499)主要由孝文帝主持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意义: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2 baike.pingguodj.com 酷帝达百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