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2-15 08:41:51人气:18
人到一定的年龄,就喜欢回忆往事 。我想,那些淳朴的陈年旧事,若不去整理记录下来,有一天都会在岁月的素笺上逝去 。
闲暇之余,吟一首小诗,书一抹眷恋,不为渲染心事,也不为那时不愉快的事情悲伤,只为在浅色的流年里,记得人生曾经的发小和拥有一份感恩的心态。
六十年代中期的秋天,我开始步入了朝思暮想的学堂。其实当时我还没有达到入学的年龄,但一直非常想去读书。
那时学校的老师在每年开学招生前,都要分片到居民家里走访摸底,掌握适龄儿童情况,动员家长给孩子报名上学,要求按时把孩子送到学校。当时不存在开后门、找关系问题,只要到龄即可以入学。
有一天,做家访的老师来到了我家,正好是祖母和我在家里,老师就与祖母聊起来,问我现在多大了,如果到龄就应该去学校学习。我在旁边听着大人们的谈话内容,特别是讲到我如果年龄到了就应该去上学,心中特别高兴。这确实是我盼望已久的心愿,可惜当时岁数不够,大人们说年龄太小了怕跟不上学习,再等一年吧!但是我是个脾气非常犟的孩子,不依不饶地要求祖母给我父亲讲讲情,父亲看着我心情那么迫切,态度也变化为同意了。于是就托人打招呼,给我报上了名字,有意思的是后来,我竟然和二叔家的哥哥成了一个年级的同学。
刚开始走进学堂,心情是相当的激动 。母校城关一小学,地处县城的西北角,学校的西面以及北面不远处,是老城墙遗址,那时已经变成了一片土岭,不过从那些荒草丛生的地方,还能寻觅到一些老城墙的记忆。
校园很早以前,是县城里的城隍庙。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宋代,供奉城隍,明洪武三年(1370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曾经重修,现仅存有大殿。在我国古代,每个城邑都建有一座城隍庙。历代都将祀城隍列入祀典,多为求雨、祈晴、祛灾之事。城隍是城池的守护神,保护城池百姓的安全,也是奖善惩恶的司法神。立为城隍的都是有德于民,或有助于国的英雄和功臣。百姓敬拜城隍,城隍守护百姓。故城隍庙文化是一种惩恶扬善的文化,也是民俗信仰文化。
城隍庙饱经风霜,历经多次损毁重建,特别是抗战时期,遭受过被日寇践踏的悲伤国耻 。民国30年(1941 年),在抗日战争中,由开明绅士涂瑞堂,在城隍庙开办私立惠民初级中学 ,听父亲说,这里曾经是他上中学的地方;1945年3月,日本侵略者为了夺取华中战略要地老河口和西峡口,发动了豫南、鄂北战役。日军攻占南阳后,115师团中岛骑兵大队百余骑兵开始进攻老家的县城,抗日军民英勇抵抗后撤离,县城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 。日本兵拆毁城隍庙附近民房,在四周架设铁丝网、修建碉堡驻军把守。同时,建立县维持会日伪政权,进行殖民统治。日本战败投降后,城隍庙又恢复为学校,县城解放后的1949年8月,改名为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一直到现在还是一座小学校园。
当时我们一年级新生报到后,由于教室不够用,学校暂时安排新生在城隍庙大殿里上课 。
大殿精美的古老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房屋的结构以砖木为主,石砌墙基、木制柱础,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建筑空间;它坐北朝南,高大空旷,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秘感。
新生上学,对于校园里的一切都充满新鲜感。但是,进入了正式学习生活后,才知道上学可不是想象的那样好玩。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上算术课学习书写阿拉伯数字时,不知道“8”字为什么特别难写。有的同学是上面画一个圈,下面画一个圈,这样把两个圆圈对起来;有的干脆把“8”字躺平写。我问老师说:“8”为什么像个麻花拐来拐去,写起来特别费劲呢?老师看到问题后鼓励同学们说:不要着急,回家多写几遍,勤学苦练就可以学会的。
记得我们的老师,说话时很有耐心也很甜,她是个年轻的女老师,长得非常精神漂亮,高高的个子,梳理着两条长辫子。讲课时总是和颜悦色,给小学生留下了亲切的印象。
校园后面是一片桃园,春天的时候,轻柔的春风吹过,被暖阳唤醒的桃花盛开芬芳,粉红色的花瓣,黄黄的花蕊,真是漂亮极了!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优雅的粉蝶,伸展着婀娜多姿的身材,一簇一簇绽放在枝头,散发着淡淡清香。静谧的桃花园,展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让人神迷意醉。
记得在桃子成熟的时候,学校还让班主任负责,分给每一位同学一些桃子 。老师把摘下来的桃子平均分成若干小堆,摆放在地上,同学们排队有序领取。轮到我领桃子的时候,我特意找个比较小的桃堆去拿。老师看到后表扬说,这个同学知道谦让别人,应该向他学习。其实我觉得大桃子让给其他人是应该的,不能老想着吃尖碗占便宜。细微之处折射出的是,一个人是否有家教素养,这得益于父母日常对我的教育。
三字经里讲,“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讲述的是为人处世经典的故事。父亲经常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人要谦虚低调,倡导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要求遵纪守礼,表里如一,践行国人的伦理道德。
长期从事党的理论教育工作的父亲,总是循循善诱地给我们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以后无论什么时候 ,你再也难以培养出这种感情。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真诚、善良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最细腻之处的体验感受,是紧密相联的。这种家风家教,一直在潜移默化着我的灵魂 。
六十年代的冬天,似乎比现在冷得多,经常能够看到的是,房檐下结着长长的冰流璃,门前的池塘里结上了厚厚的冰凌。老北风吹得路旁边的电线杆“呜呜”作响,凛冽寒风中的雪花伴着凋零瑟缩的枯叶漫天飞舞。寒彻骨的狂风,吹得人喘不过气来,睁不开眼睛。但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小时候依然是一个人顶风冒雪,赶到学校上学,因为那时候不存在家长接送孩子情况。
夏天刮风下雨天气里,一般情况下就是打着赤巴脚,披上塑料片或者麻袋代替雨衣。因为那时许多人家里,没有雨伞、雨衣。
若遇到狂风暴雨恶劣天气,上高年级的大姐放学时,就会赶到我所在的教室,让我耐心在这里等着,她回家带饭。大姐顶风冒雨,踏着泥泞不堪的小路,风雨兼程,把母亲做好的午餐送到我手里。
还记得我同桌,他的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是县医院的医生,家庭生活不错。有一次在闲聊时我问他,你们家平常能不能吃上白面馍馍?他说俺家经常都有白面馍吃的。我接着说,那你明天来上学时,能不能给我捎来个白面馍馍?同学说中啊。次日上午,同学从家里带来一个馒头,悄悄从书包里取出来给我。后来在放学的路上,我三下五去二地就把那个白面馍馍消灭干净。俗话说得好,“饿时一口,饱时一斗”。那时我家平常吃不到纯白面馍馍,常吃的是杂面馍,有时干脆是清水煮红薯 。
由于父亲微薄的工资,一部分需要供养祖父母,另外还有负责他兄弟姊妹上学的费用 。在这样情况下,家里有时连定量的口粮都没有钱去购买,困难窘迫的生活,使人倍感艰辛。
民以食为天,这些看似小的事情其实不小。吃同学家一个白面蒸的馒头,使我一直觉得应当感恩并且难以忘怀。遗憾的是那个同学的名字,现在却成了模糊的记忆。
那时候每当学校放麦假,大姐就要带着我们姊妹们一起去拾麦穗,填补家里的口粮;烧饭用的燃料,主要靠割草拾柴用来烧火 。当时爷爷已经七十多岁,还背着柴筢子去地里搂柴,每天担着一挑子柴禾,放在厨房做饭使用。我家院里的柴草垛子,是姊妹们自力更生,经常去拾柴割草,晒干后堆积在院里用来做饭烧汤。大哥和大姐经常去曹井那两丈多深的井上打水,然后挑回来。母亲不仅要操持繁重的家务活,一家人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她在那昏暗的煤油灯下,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来。
小时候喜欢走亲戚,每年都要和姐姐一起,去几十里外的舅舅家,到那里玩耍。由于路途遥远,每当路上遇到农村的牛车,大姐就央求人家说,我弟弟太小,让他坐上一节路程好吗?不知道幼小的孩子,那么远的地方也不害怕。记得有一次从舅家走亲戚回来,舅舅给了几棵小桐树,姐姐硬是从几十里外把它扛了回来。老话说远路没有轻重,大姐累得肩红腿肿,经过多天才恢复过来。
那时家里很穷,母亲喂了一头小猪,想等它长大后卖钱贴补生活。记得是在夏天,我和哥哥去大街上拾了一箩筐西瓜皮,拿回来在门口水坑里洗干净,准备喂猪,洗着洗着我们两个就馋得啃了起来。真是饥不择食,现在恐怕人们是很难理解的。
记得小学算术课该学习乘除法时,大概在1967年,开始了所谓的校园闹革命,老师让同学们把课桌统统摞起来,堆放在教室里的后边,停止了上课学习。
我们小小的年纪,不知道学校为什么停课,不让学生学习?只见那时县城的街道上,时不时有人成群结队戴着红袖章游行;有的人被拉到街头,胸前挎着个纸牌子批斗;有的人把花花绿绿的传单撒向空中,随风纷纷扬扬飘荡,之后又散落一地。
过了一段时间后,老师通知说,学生们都要抓紧时间返校,进行复课闹革命,这样逐渐恢复了教学秩序。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父亲被打成走资派,全家人也被造反派工作人员,逼迫下放农村。虽然我当时年幼,但是仍然能够记得那段特殊时期的经历。
当时全家人被下放到,离县城约三十多里的太山庙村,位置十分偏僻,根本不通班车,来往全靠步行。不但道路崎岖不平,中间还隔着一条河,来往必须乘船摆渡,遇到雨天或者河里涨水,更是难以通行。
一家人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后,由于是外来户,没有房子住,村里就腾出来大队卫生室,作为我家的临时住房。这座房子是土墙土坯破旧草房,屋里原来摆放药品的土台还存在,母亲就在土坯上放点干草当做床,用旧报纸糊在扁木窗户上。条件异常简陋,屋里八下透气,难以抵挡冬季的风寒。
才到村里的时候,生产队干部让保管借给家里一些口粮,并且拿了一些秸杆(麦秸杆、玉米杆)作为燃料做饭使用。母亲变成了农村妇女,大姐没几天就去参加村里的集体劳动,和村里人一起拉大车(那时的牛就十分缺乏,拉粪土、庄稼基本依靠人力)。我那时候太小,没有干什么活,为了御寒就学着村里的人们,把毛巾勒在头上。
在县城五金社上班不久的大哥,也很操心家里的生活。记得那天下着雨夹雪,大哥扛着半袋面粉,从县城徒步走到太山庙村,浑身结满了冻雨雪甲。那年月连自行车都没有,辛苦程度是不难想象。
转眼春节快到了,家里没有一点过年的肉吃。巧的是生产队里的一头耕牛这时病死了,牛在那时是主要的役用生产工具,不能随便宰杀,否则是会犯法的。即使是病死也得经兽医鉴定,公社同意,才能处理。经过这些程序后,我家也分得了一点牛肉,一家人包顿饺子吃,年也就是这样艰难度过。
到了1969年,由于父亲工作已经调到地区生产指挥部工作,他安排全家一起准备搬家去团聚。
那时,家里穷得连张车票都买不起,母亲让大姐去把正在下蛋的几只母鸡,拿到杨家楼街口卖掉。当时那个买母鸡的人,一直用疑惑的口气问,这正在下蛋的母鸡为什么要卖,是不是有病?他却不知道我们家里,贫穷得连搬家的路费都没有着落。
筹备到了路费后,母亲收拾好衣服被窝,用一个包单卷起来,背着包袱,用她那双温暖的手拉扯着一家大小,迁徙到父亲的身边……
其实,搬迁一次家绝非易事,那时虽然家徒四壁,没有任何财产可搬。但是,一家人到新的地方生活,摆在父母面前的诸多问题,比如住房、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接憧而来,并且亟待解决。
刚开始一家人住在行署东院,单位分配给父亲的一间青砖瓦房里。问题是仅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全家人无论如何都住不过来。
那时小城市房子不管是公家或者私人的民房,基本上都是一层普通平房,单元套房在七十年代中期后才逐渐出现,当时住房问题普遍比较紧张。
为了解决住房这个燃眉之急,父亲央人托己,多次找房管处的熟人想办法,最后选定了民主街一处国经房小院。
房子是一间半破旧的老土墙瓦房,并且是个只有前半坡屋架的建筑物,当地人称之为“半坡厦” 。面积约莫有三十余平方米,房内地面是没有铺砖的土地。由于人多空间小,就在里间放三张床,父母和我以及两个妹妹住在里边,二姐住在门口的客堂,且兼做厨房。尽管如此简单,仍然显得拥挤不堪。亏得家里贫穷没有家俱,不然的话还真没有地方摆设。
座东朝西的房间,十分简陋陈旧。里屋西墙是一个硕大的老式小格格子木窗,几乎占用了半个墙。特别是夏天的西照太阳,把整个房间晒得就像蒸笼一样,酷热难耐。房子后墙紧贴着一条小巷子的下水道,每逢下雨时,外面的水就往屋内倒灌 。若半夜三更下雨,也必须起来把渗透过来的积水,想办法刮出去,糟糕得令人苦不堪言。
经过不解努力协调,父亲把我安排在市十三小学上学,家人其他问题也都逐步安排就绪。
我转学进入这所小学后,后来才知道,其西隔壁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南阳府衙。我家住的民主街这条街道,是现在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前也更是很有名气的地方。民主街是政府根据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而命名,另外还有两条街道为民权街、民生街。所以单从街道名字上看,就能看出它的古朴和厚重 。明清两代因察院曾长期设置在此,系当时南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整个街区最重要的建筑,就是经武门上边的南阳府衙。它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时期,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
不过当时的府衙被行署招待所、行署幼儿园以及部分单位家属占用,那时候我的一些小学同学家就居住于此。当时只知道它们是老建筑古房子,其它历史知之甚少,后来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推进,经过清理退还,并拆除违法建筑,使这座著名的历史建筑得以保护,且焕发出了青春。
民主街就是这样一条有故事的街巷,老南阳的民俗、风貌、风情,都可以在这条老街斑驳的青砖灰瓦中触碰、感受到。民主街道上的南阳府衙、南阳察院、任家大院、淅川会馆、新知书店、好莱坞照相馆……这些古老的明清建筑里,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岁月沉浮和历史沧桑。
七⼗年代,在我记忆⾥南阳,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度发展缓慢。1970年南阳才通⽕⻋,出于好奇,小同学们结伴跑到当时⽼远的⻄郊去看⽕⻋,这也是我第⼀次⻅到⽕⻋。只⻅那蒸汽机⻋“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机⻋头上这个庞然大物的车轮,⽐我当时的个头还⾼出了许多。
当时的南阳市是⼀个县级市,城区规模很⼩。市⾥的主街道仅有⼏条,最繁华的地⽅就是新华路与解放路交叉⼝的南阳饭店、⼀零售百货商店。那时候能够去南阳饭店吃上⼀笼⼩笼包,喝上⼀碗⾁片汤,是⼀件⾮常难得的开⼼事情,其实就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家常饭⽽已。
那时家乡的交通状况,与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南阳交通网纵横天下,高速、高铁四通八达,每天的飞机航班直接飞往二十多个大城市 。但是昔日里交通⼗分不⽅便,地处豫⻄南部的南阳,去⼀趟省城郑州,就需要⼤概六个⼩时,途中还要在襄城县吃顿饭。因此,素有河南的“⼩⻄藏”之称。如果⽼家亲戚到市⾥来访⼩住,最喜欢去的地⽅除了著名的武侯祠外,就是南阳⻜机场 。家乡老辈人,有的一辈子也没有近距离见过飞机,特别想去看看⻜机究竟是个啥样⼦。
由于南阳在省内的地理位置⽐较偏僻,在解放前的⺠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个⼩型⻜机场。解放后乃至搬迁到姜营新机场前,该机场仍然在使用中。驻场有⼀个⺠航⼤队,⻜机是前苏联的安二⽼式机型。
七⼗年代,古⽼的宛城南⾯还残留着四座城⻔ 。其中的⼤寨⻔上还有⼀扇旧时的城⻔,城⻔楼上⾯“淯流锦带”四个⼤字,虽然被⼈⽤⽯灰抹去,但是仍然依稀可⻅。城⻔前就是南阳的⺟亲河⽩河,缓缓地流向汉江。那时,⼤寨⻔前没有现代的桥梁。为了⽅便通行,⼈们⽤⽼旧的⼤⽊船搭建⼀座浮桥,是南北来往的主要通道。
我想,南阳这座老城,需要的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骨骼,更需要阡陌纵横的血脉和灵魂。
时过境迁,老街的背影已渐渐远去,追溯过去艰难困苦的岁月,难忘的历史文化老街,需要进一步细心呵护,并且要把它的灵魂传承下去。
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我酷爱看⾰命军事题材⼩说,如《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还喜欢看战争故事⽚,对军⼈的崇拜之⼼油然⽽⽣,战⽃英雄是我顶礼膜拜的偶像。
那时,军⼈是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在我上⼩学的时候,乃⾄上中学的⻘少时期,更是对能够穿件军装⽽兴奋不已,确实是那个年代梦寐以求的事情。
记得上⼩学的时候,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发⽣了严重的边境危机,即“珍宝岛”事件,全国战争⽓氛⼀下⼦紧张了起来。在⽑主席提出的“深挖洞,⼴积粮,不称霸”的战略部署下,全国⼈⺠进⾏了认真的防⽌侵略的战前准备。学校⾥也统⼀安排,在每⼀个教室⾥的玻璃窗上贴着⽶格⼦纸条,⽤以防⽌玻璃被爆炸物震碎伤⼈。同时,学校安排同学们分班在学校内挖防空洞。我们教室⾥⾯的讲台下⾯就是地道⼝,紧急情况下,可以拉开讲台进⼊地道,以备不时之需。那时由于年幼,对于战争到底是什么样⼦,真的是知之甚少,甚⾄觉得可能是⼀场⾮常好玩的游戏。
七十年代初,小同学们⾼唱着七亿⼈⺠七亿兵,万⾥江⼭万⾥营。⾼昂的歌曲,使每⼀个⼩学生热⾎沸腾。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地下定决⼼,等我⻓⼤后要去参军保卫国。因为我相信,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是英雄辈出。
⼩时候⾮常喜欢看⼋⼀电影制⽚⼚摄制的战⽃故事⽚。说起看电影,在七⼗年代,那也是不太经常的事情。那时整个社会的群众休闲娱乐⽅式⽐较简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视机、⼿机和互联⽹,⼈们获取信息的⽅式,基本上靠听当地⼴播站的⼤喇叭和有线⼴播。看书、看报,聊天,是⼈们主要的学习和娱乐⽅式。除了看⼏台样板戏之外,就是能够看⼀场电影。但是影⽚种类极其有限,并且平时也没有多少机会看到。那时在城市⾥,才能够像改善⽣活似的坐在电影院⾥看⼀场电影,品味⼀下这种⾼雅的精神⽣活。
有时也能碰巧凑上了,在⼀些⼤型的⼚矿单位的操场上,看⼀场露天免费电影。如果听说哪个地⽅晚上要放电影,附近的群众闻讯后,就会像去赶集⼀样,纷纷从四⾯⼋⽅赶来,享受⼀场视觉盛宴。当时的电影基本上是⿊⽩⽚,内容以⾰命战争题材的⽼电影居多。由于可供选择的影⽚类别不多,差不多都是隔⼀阵⼦反复放映,偶然也能够看到⼀些像朝鲜、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外国的影⽚。
尽管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情况下,仍然有不少著名的国产战⽃故事⽚诸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英雄⼉⼥》等反映抗⽇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的影⽚,这些电影故事情节感⼈之深,堪称经典之作。并且深深的⿎舞、教育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培养着我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下一篇:雷电影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2 baike.pingguodj.com 酷帝达百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