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
生活常识
科技数码
教育知识
汽车知识
游戏知识
办公方法
装修知识
旅游知识
搜索

旅游知识分类 旅游知识 旅游攻略 旅游百科 更多知识 中文舞曲 英文舞曲 车载音乐 车载视频

河西走廊:河西石窟群,一条满是石窟文化的长廊!

日期:2022-10-06 09:08:50人气:10

导读:河西走廊:河西石窟群,一条满是石窟文化的长廊!,千佛洞,莫高窟,洞窟,河西走廊,天梯山,炳灵寺石窟

河西走廊:河西石窟群,一条满是石窟文化的长廊!

河西走廊:河西石窟群,一条满是石窟文化的长廊!

先来介绍一下石窟文化,就是沿山壁开凿而成,窟内雕有佛像及宣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的壁画等。我国尤其是以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最为出名!正如大家所见,四大石窟内有二座伫立在甘肃境内,但是甘肃境内可不仅仅是只有这二座石窟,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河西走廊上的石窟。论名气可能不是很出名,但是历史文化底蕴可不遑多让!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第一座: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的活化石。由于其跨度较大,因此能看到很多朝代的文化缩影。例如: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历史上,关于炳灵寺的记述,曾见于北魏人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条,《水经注》中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五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在1967年兴建刘家峡水电站时, 为保护石窟,特在窟前修筑防水大堤,长约200米,高约20米,坝前粼粼碧波,坝后岩窟崔巍,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奇观。

建议参观游览时,请导游讲解较佳,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石窟其中有一部分石窟是不对外开放的。


第二座: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

而天梯山是一支从祁连山分离出来的东南-西北走向小山脉,山势陡峻,断崖如削,登临之难,犹如上天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之名,公元4世纪前凉时已见于史册(《晋书》卷八六《张轨·子寔》)。石窟开凿在天梯山南北长130米、高30米至60米的崖壁上,大体可分为4层。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第三座: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屹立于石窟艺术之林。而气势恢弘的“三十三天石窟”,以五层二十一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
三十三天石窟上下有七层共21个石窟,整齐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悬崖上,外形象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绝壁中央,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石窟造型别致,规模之大都为全国之最,佛经上讲,须弥上顶中央有释帝天,四边有八天,共为三十三天,它是诸神游戏之处。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开凿以来,历经各朝战乱从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近代有1600多年的历史而侥幸得以保存,是中国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文中记载马蹄寺石窟“悬崖峭壁,矗立千仞,岩半凿洞,整饬明敞。通连数十,俨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中塑佛像,旁开窗牖”。

不同于陕西悬空寺外部支撑而建,马蹄寺是沿着巨大的山体内部进行开凿,在陡直平整的红色崖壁上硬是被古人开凿了上下七层有如迷宫般的洞窟。洞窟层层叠叠,犹如山壁上的巨大堡垒,气势雄浑!


第四座:莫高窟

莫高窟,无疑是这些石窟中最为出名的一座石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的开凿前后历经一千多年!在长达1680米的悬崖上面,开凿出了735个洞窟!内有泥质彩塑2415尊!藏有各类文献70000余卷!壁画45000平方米!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佛教文化胜地!


第五座:西千佛洞窟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年代从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延续到五代、回鹘时期。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

经过河水的长期冲刷、侵蚀、坍塌,所以现在保留下来只有22个洞窟。现存22个洞窟里面,保留下来最早的就是北魏,然后有西魏的洞窟,还有隋代、唐代、五代、宋。

现在这座千年石窟就在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静静陈坐千年,伴着夕阳看黄沙,化作往事尘埃。


第六座:榆林窟

榆林窟

,又名万佛峡、榆林寺、上洞子,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千米处,属于敦煌研究院管辖之内。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开于唐以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河西走廊:河西石窟群,一条满是石窟文化的长廊!代续有建造。现存壁画和塑像中,多为唐宋作品,也有不少西夏和元代作品。

由于受密宗的影响,出现了水月观音,密宗曼陀罗等前代少见的题材。


第七座:文殊山石窟

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文殊山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属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我国佛教艺术早期壁画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存的西夏时期的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第八座:昌马石窟

昌马石窟,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紧靠村庄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南北走向的约50米的山崖,山体南北长约500米。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昌马石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洞窟开凿形成上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处很多;从艺术价值上说,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新颖,形象逼真,风格色丽,大多数壁画入选《河西石窟图谱》,其精彩壁画还常做为《中国美术史》的封面出版;从洞窟的壁画和雕塑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当然在其中也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其艺术手法,与敦煌及新疆等古丝绸之路的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有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以上石窟都分布在河西走廊,大多沿着祁连山开凿。反映出河西走廊曾经佛教文化的兴盛!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2 baike.pingguodj.com 酷帝达百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