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
生活常识
科技数码
教育知识
汽车知识
游戏知识
办公方法
装修知识
旅游知识
搜索

生活常识分类 日常知识 生活知识 餐饮知识 宠物知识 运动知识 更多知识 中文舞曲 英文舞曲 车载音乐 车载视频

朱一龙混不好娱乐圈

日期:2023-09-23 10:29:34人气:9

导读:朱一龙这样的,能红真是奇迹。这是一位在圈内做经纪人的朋友,口中的原话。作为经纪人,她见过的艺人比我看过的电影都多。在她眼里艺人是纯粹的商品,而朱一龙的使用说明上则写着——该产品不符合出厂条件。朱一龙身上有很多标签,例如安静、松弛、迟钝……这

朱一龙这样的,能红真是奇迹。

这是一位在圈内做经纪人的朋友,口中的原话。

作为经纪人,她见过的艺人比我看过的电影都多。

在她眼里艺人是纯粹的商品,而朱一龙的使用说明上则写着——

该产品不符合出厂条件。

朱一龙身上有很多标签,例如安静、松弛、迟钝……这些标签并非缺点,却让人觉得,朱一龙不是很会做明星。

毕竟这是娱乐圈,最浮躁的名利场。

身处其中,就连台前人畜无害的小绵羊,台下都是八面玲珑,比猴还精。

朱一龙身上的特质,显得和周遭格格不入,他更像是娱乐圈外的旁观者。

这样的人很难做好明星,却不难做好演员。

影帝的争议

这段时间,有关朱一龙的争议一刻未停。

因为不久前,他捧起了金鸡影帝的奖杯。

这既是金鸡的领奖台,也是流量和演员的分叉路口。

接过奖杯,朱一龙自己明显也有些手足无措,「我是真的没想到,有一天我可以站在这里。」

接踵而至的,便是关于这份荣誉的争议。

有人觉得朱一龙实至名归;也有人觉得这是奖项黑幕,是金鸡落水,丢掉了公信力……

所有争议,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问题:

朱一龙,配不配得上金鸡影帝?

我倒觉得,这个影帝并不意外。

首先,《人生大事》确实是一部成功的好作品。

客观的说,它是档名利双收的电影——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殡葬行业的特殊题材作品,它成本不足6千万,却收获得了17亿的票房(豆瓣7.3分),跻身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前十。

演员和作品是相互成就的,这份成绩,离不开朱一龙的呈现。

在以往的荧幕作品中,朱一龙大都是安静内敛的公子。

就连导演刘江江都说,他第一次见到朱一龙本人后,心就凉了半截。

这个男孩安静、优雅、礼貌、漂亮……但就是不像自己想象中的三哥。

莫三妹这个角色,彻底颠覆了朱一龙惯常的荧幕形象。

要想让观众相信这样的颠覆,其实很难。

但他很快就打消了导演和观众的顾虑——镜头里的他剃着寸头,穿着背心裤衩,脚踩着拖鞋,时不时还会飙两句脏话。

随着影片开始,他跳下车,大摇大摆地走到巷内,接过一包烟,顺手就捡起火盆里纸钱点燃,一路上操着一口方言骂骂咧咧……仅仅两个镜头,莫三妹这个角色就让观众深信不疑。

朱一龙不只是扮好了角色的皮相,也立住了人物的内瓤。

莫三妹的人物弧光,是被朱一龙逐步点亮的——

莫三妹从一开始的不务正业、吊儿郎当,到最后他与父亲和解,开始主动承担责任……每一处人物细节都被处理得自然平滑,恰到好处。

朱一龙流畅自然的表演,和剧组的用心呈现,才是这部电影动人的原因。

论成绩和价值,这部电影得奖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论表演,朱一龙晋升影帝也是实至名归。

事实上,如若换作其他演员并不会争议至此。

唯独朱一龙是个例外,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他是靠耽改一炮而红的流量艺人。被流量喂屎多年,观众对于流量,难免带有成见。

然而,朱一龙根本不算是一个纯粹的流量。

笨拙的演员

众所周知,朱一龙是突然间蹿红的流量。

殊不知,他是娱乐圈里走得最慢的演员。

内娱绝大多数流量,都是先成名后演戏。

比如内娱初代顶流,四大三小——鹿晗、吴亦凡都是韩团回国偶像,空降内娱时粉丝就不计其数;

三小只本就是照着小虎队+韩团模板打造的偶像团体;

李易峰《加油!好男儿》出道,古早选秀得利者;

唯独杨洋算是靠戏出名,却也没有表演的专业背景(军艺舞蹈系)。

朱一龙,是流量中的特例。

他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演员,入行整整13年,成名前还在内娱坐了足足十年冷板凳。

跻身流量赛道后,他能率先站上山头,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在于,如今的内娱,留给普通人的机会少得可怜。

更何况,朱一龙并不算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出生在普通家庭,生活按部就班,成绩中等偏上。

关于以后要做什么,他从没有过明确的规划。

直到高三,妈妈建议他参加艺考,他这才后知后觉地学起表演。

决定艺考后,朱一龙在培训班紧锣密鼓地抱了仨月佛脚。

2006年春天,他走进北电考场,顿时就傻了眼。

那一年上万人报考北电,录取名额却只有19个。

报考队伍里,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根本没有像朱一龙这样临时起意的。

本身就毫无优势,表演才艺时他还连摔两跤,换谁都知道,这次肯定没戏了。

谁曾想,崔新琴老师,偏偏就喜欢这个笨拙的高中生,她告诉朱一龙——你虽然是一张白纸,但可塑性很强。

几个月后,朱一龙揣着录取通知书,惴惴不安地走进大学校园。

这位迷茫的高中生,就这样被拽进了北电。

走进北电后的第一堂表演课,就是要解放天性。

老师要求学生们站上台扮丑,只有大家都觉得丑,才能下台。

表演开始没多久,同学们就接二

连三地走下台去。

直到最后,台上只剩下朱一龙一个人孤伶伶地站在那里。

那段时间,朱一龙常常在想——我可能就不适合做演员,毕业以后还是找个朝九晚五工作吧。

眼看就要放弃了,期中考试朱一龙却拿了高分。

那次考试的题目是:等待。

老师要求无实物表演,不能有台词,要仅凭肢体动作完成考题。

朱一龙上场时,便假装拿着两个雪糕,期间他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把嘴凑上去,舔掉雪糕融化的痕迹,直到最后,他丢下雪糕落寞的转身离开。

表演结束,崔新琴对他赞不绝口。

朱一龙才慢慢开始相信,努力练习是能够磨练演技的。

自此之后,他每天5点起床,出晨功、磨演技、练台词……四年如一日。

他也慢慢有了野心,想在中国电影史、电视剧史上留下名字。

他笃定只要肯脚踏实地,这些都是可以靠自己赢来的。

朱一龙相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大三那年起,他一连拍了十余部数字电影,什么角色都愿意尝试。

这样的低成本电影,既不赚钱,也难成名,影视院校的学生们向来不屑一顾。

朱一龙却觉得:“人不应该看到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才有希望。”

就这样努力了四年,朱一龙以为自己终于能担得起演员的头衔了。

结果刚一毕业,他就是认识到了自己的天真——原来影视圈并不是考验演技的考场,而是混杂着名利的修罗场。

像朱一龙这样没有背景、资源、流量的小演员,毕业就等同于失业。

离开校园,朱一龙只能选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签约。

往后几年事业都毫无起色,只能在烂剧里打转,即便偶尔能捡到几个配角,也很难被人记住。

这是朱一龙的困境,也是演员们的常态。

内娱金字塔尖上那1%的人,分走了99%的蛋糕,剩下那99%的人都注定要坐上冷板凳。

迟钝的流量

内娱是个赌场,所有人都在赌一个机会。

朱一龙,确实是赌桌上的赢家。

2018年,他乘着耽改造星的东风一炮而红,一部《镇魂》让他跻身行业顶流。

这次爆红是必然,也是偶然。

必然在于《镇魂》之前就有过耽改造星的先例(2016年,黄景瑜、许魏洲凭借《上瘾》走红),偶然在于当时样本毕竟太少,没有人敢确定这条路就一定走得通。

偏偏《镇魂》捧红了朱一龙,耽改造星的手段自此便也一发不可收拾。

红极一时的朱一龙数据好得惊人,艾曼数据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第一季度,朱一龙商业价值榜、活跃粉丝榜都位居第一。

面对这样的数据,圈钱的手段不计其数。

比如仗着名气去轧戏,日薪200万的作品一年拍上个五、六部;比如攥着流量上综艺,嘻嘻哈哈打闹几天,七位数的合同抱回家;比如趁着红利去卖货,哄哄粉丝流水轻松上千万……

随便哪一个,都能赚个盆丰钵满。

朱一龙,却实在不是个称职的流量。

他没有仗着流量戏弄观众,接连推掉了很多工作机会,转身就又进了剧组。

不识时务的朱一龙,活得实在太滞后了。

在这个人人都想割韭菜、赚快钱的环境下,他非得硬着头皮去积累作品。

当时有人断言,像朱一龙这样的,红不了多久。

但后来的成绩你我有目共睹,朱一龙成为了《知否》中的小公爷齐衡;《重启》中的小三爷吴邪;《叛逆者》里的林楠笙;《人生大事》里的莫三妹……

演员朱一龙,在混浊不堪里的内娱扎下了根。

朱一龙走红后,有媒体说他很像胡歌。

这是一种路径上的相似,胡歌当年和朱一龙很像,靠着一部剧赚足了流量,但他们却都没有被流量裹挟着往前,而是沉下心来打磨作品,深耕演技,慢慢从一个当红流量转型成实力演员,这样日拱一卒的慢行者,流量中寥寥无几。

在浮躁的娱乐圈里,他们显得老派又迟钝。

这自然不算聪明的流量,却是称职的演员。

说实话,我同样厌恶流量。

但是我并非厌恶这个标签下的所有人,而是厌恶标签背后那些德不配位的作态。

我也不否认朱一龙是流量,但流量于他而言却不是愚弄观众的资本,而是被人们看见的路径。

当演员不得不选择流量这条路才能被看见时,那不该是演员的过错,而是整个内娱的本末倒置。

站在流量和演员的分叉路口上,朱一龙选择了一条更脚踏实地的路。

甚至时至今日,他仍诚惶诚恐。

他从不敢说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只顾着呈现一个又一个角色。

要从商业的角度看,他绝不是一个聪明的艺人。

但要是看作品,他却早已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2 baike.pingguodj.com 酷帝达百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