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24 08:55:11人气:39
感谢网友 肖战割割 的线索投递!
4 月 11 日消息,2023 年 3 月 17 日,由华为、百度、北京大学、鹏城实验室等 16 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神经网络表示与模型压缩第一部分:卷积神经网络》(GB / T 42382.1-2023)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个面向人工智能(AI)模型表示与压缩技术的国家标准,将于 2023 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
据介绍,该国家标准是由鹏城实验室网络智能研究部副主任田永鸿教授带领的云脑项目团队牵头制定,属于该项目团队在 AI 模型领域全球标准体系化布局中国内标准推进工作的重要成果。
2017 年 12 月,云脑项目团队与产业核心相关方在 AI 模型表示、压缩、部署等关键技术集中研发成熟后,正式启动了标准研制。同时,在标准推进策略上,云脑项目团队采用国际国内两条腿模式,根据标准研制中不同标准化组织相关方的反馈对标准进行迭代优化,汇总如下:
在国际方面,云脑项目团队牵头于去年在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成功发布《Standard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Model Representation, Compression,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标准(《人工智能(AI)模型表示、压缩、分发和管理标准》),该标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全球领域内更广泛的意见,形成了更具有国际市场适配性的全球首个 AI 模型国际标准,并因此获得 IEEE SA 两项标准大奖。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云脑项目团队的工作获得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并牵头于去年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 ITU-T 成功立项新一代 AI 模型表示技术标准。
在国内方面,云脑项目团队牵头于 2021 年 10 月 21 日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AITISA 发布了《信息技术神经网络表示与模型压缩第一部分:卷积神经网络》团体标准,并在该团体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迭代优化,最终形成了本次发布的国标。至此,首个全球 AI 模型表示与压缩技术标准体系布局基本成型。
该系列标准根据当前 AI 产业界在资源受限设备和 AI 模型部署方面的需求,定义了 AI 模型的表示规范及满足多场景需求的分发、压缩与部署流程,打破计算架构和算法框架之间的壁垒,提升了 AI 模型在网络分发、学习、应用部署方面的效率。
同时,该系列部分标准已在 AI 开发框架(百度)、AI 芯片(华为海思)和 AI 开放平台(海康威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发布的系列标准辐射到 AMD Xilinx 赛灵思等国际 AI 领军公司。
上一篇:大底长焦变革 最新大底大变焦相机
下一篇:成都夏天有40度吗 四川成都夏天
高颜值的千玺夏日陪伴首选机!华为nova11Pro定制礼盒正式开售 千玺视屏
(515)人喜欢2023-08-24 16:26:10苹果手机怎么查看已经删除的信息 苹果手机怎么查看已经撤回的消息
(535)人喜欢2023-08-24 16:26:09手机老是收到垃圾短信怎么回事 手机老是收到垃圾短信是怎么回事
(520)人喜欢2023-08-24 16:26:09vivoS17Pro和vivoS16Pro怎么选 vivos1pro和oppor17哪个好
(553)人喜欢2023-08-24 16:26:0912306一般几点放余票 为什么12306放票就秒光
(672)人喜欢2023-08-24 16:26:09小米MIXFold3摄像头像素是多少
(466)人喜欢2023-08-24 16:26:09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2 baike.pingguodj.com 酷帝达百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