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
生活常识
科技数码
教育知识
汽车知识
游戏知识
办公方法
装修知识
旅游知识
搜索

教育知识分类 学习方法 高考报考 考试技巧 考研必备 教育常识 更多知识 中文舞曲 英文舞曲 车载音乐 车载视频

五个认同(二十字治疆方略)

日期:2022-09-28 16:21:49人气:33

导读:五个认同(二十字治疆方略),解答1,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具体内容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义:“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

五个认同(二十字治疆方略)


解答

1,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具体内容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义: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

2,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指的是:(1)认同伟大祖国;(2)认同中华民族;(3)认同中华文化;(4)认同中国共产党;(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民族团结还包括: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扩展资料: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参考资料:五个认同指的是:(1)认同伟大祖国;(2)认同中华民族;(3)认同中华文化;(4)认同中国共产党;(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扩展资料: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国家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当前,受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新媒体时代到来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特别是在与多国接壤、有着较强文化宗教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堡垒。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爱国主义既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公民底线道德责任。近年来,一些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干扰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基本史实的认同,这是理解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处理好民族关系的关键。然而,有人利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以民族问题为切入口,扰乱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包括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当代中国与时俱进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形成巨大挑战。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区别,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居功至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看到我们党主动回应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勇气与实践自觉,自觉抵制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言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理论体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鲜明的人民性和独特的本土性,从而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参考链接:

3,五个认同你对五个认同的认识的疫情防控难,艰难的最美的心得为你的夜里。那还是中国防空一行是最棒的。

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搜索结果, 如果侵犯到你的权益 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告知,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Copyright 2005-2022 baike.pingguodj.com 酷帝达百科 客服邮箱:s2s2s2-s@outlook.com